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科学路径:科蓝柏·雷兹盾为超充领域量身定制热管理方案

日期:2025-03-19 阅读:

在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迈向“分钟级”的今天,超级充电站的性能瓶颈已从单纯的功率竞赛转向系统可靠性、全生命周期效率以及资源集约化的综合较量。

超级充电站.jpg

截至去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140万辆,而充电桩的平均功率需求从60kW激增至480kW。这场功率跃升的背后,是热管理技术面临的空前挑战:


热流密度突破物理极限

800V高压平台下,变压器模块、功率模块、电容器等局部温度可达180℃,传统模式散热效率不足导致设备寿命大幅缩短。

微型化与散热的悖论

超充内部元器件间隙压缩至0.1mm级,传统灌封胶因高粘度无法完全填充,残留空气形成热阻“孤岛”。

全气候可靠性困局

北方冬季-40℃冷启动与南方夏季80℃高温交替冲击,加速材料老化,超充桩年均故障率高居不下。


这些问题暴露了传统热管理技术的粗放性——依赖增加散热器体积的“堆料”模式,已无法匹配超充技术的进化速度。

科蓝柏·雷兹盾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导热界面材料,不仅破解了超充设备的热失控难题,更以科学化的热管理方案推动行业跨越效率边界,为新能源基建注入全新动能。

雷兹盾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_01.png


功率模块热失控破局:S60T导热垫片动态热响应

图片

在超充桩的功率模块中,碳化硅(SiC)等半导体器件的高频开关特性导致局部热流密度突然升高,传统散热方案难以应对瞬时温升。科蓝柏·雷兹盾研发的S60T超薄高导热高绝缘垫片(导热率6.0W/(m·K),Shore OO硬度30)解决了这一难题:在0.15mm的厚度下,带PI基材的热阻低至0.13°C·in^2/W,绝缘强度>5KV;带玻纤基材的热阻低至0.07°C·in^2/W,绝缘强度>3KV。使其具备良好的动态热响应优化和超薄适配性,是一款专门为高功耗、高热量、高绝缘要求的应用场景而设计的导热材料,满足800V平台下480kW超充的连续脉冲负载需求。


电容器热管理升级:SG4060S填缝剂重塑能储安全

超充桩的直流支撑电容器在频繁充放电过程中面临内部介质损耗引发的温升失控风险。科蓝柏·雷兹盾的SG4060S双组分导热填缝剂就为此场景研发:其导热率达到4.0W/m·K,体积电阻率>1×1012Ω·cm。断裂伸长率>50%的弹性体特性可吸收电容器充放电引起的机械振动,避免传统灌封胶因脆性开裂导致的局部放电问题。材料介电强度>9kV/mm,满足1500V高压系统的绝缘安全要求。


导热性能新的突破,填补微间隙填充技术空白

传统灌封胶导热系数普遍≤2W/m·K,科蓝柏·雷兹盾创新技术将导热率提升至4W/m·K,使充电桩变压器/电感器模块温升有效降低,SE4030 M支持800V高压平台下480kW级超充的持续满负荷运行。

针对充电桩内部≤0.1mm的元器件间隙,其8000CPS低粘度配方结合浸润优化算法,实现99%的填充率,接触热阻相较传统材料大幅降低。

图片2.png


提升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

科蓝柏·雷兹盾聚氨酯导热结构胶UE0805用于充电枪手柄内部电子元件的灌封,通过其导热性能,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避免端子过热导致的接触电阻升高等安全隐患。充电枪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如雨水、紫外线、盐雾),UE0805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特性可有效隔绝湿气和灰尘,延长充电枪寿命。其阻燃性能进一步提升充电枪的安全性。


重构产业链效率与成本结构

产品适配自动化生产,低粘度特性与快速固化工艺兼容自动化点胶设备,灌封速度大幅提升,有效保障良品率,同时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通过减少散热片厚度和液冷系统功耗,单桩材料成本下降。


在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向更快速率跃迁的进程中,高导热材料的创新应用成为了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力量。其中,像科蓝柏·雷兹盾这样系列化的导热界面材料的出现,不仅是材料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也标志着能源效率认知的一次显著提升。

面对热管理领域的传统挑战,行业开始探索从被动防御向主动调控的转变,从依赖经验试错迈向精准计算的新路径。这一转变不仅要求材料技术的革新,更需要构建起一套涵盖“材料-设备-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热管理体系。

未来,当“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常态时,或许人们不会特别注意到那些在背后默默发挥作用的高导热材料。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创新,正在悄然改变着能量流动的秩序,为新能源时代的发展书写着新的“传热学篇章”。



新闻推荐

© 2023 四川雷兹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